图书分类检索

《群书治要续编》丨赓续历史文脉 书写时代华章

时间: 2024-01-25 热度: 7 来源:团结报

1月15日下午,《群书治要续编》出版座谈会在民革中央机关礼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对座谈会作出重要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谷振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群书治要续编》是团结出版社历时十年精心打造的大型历史文献图书。该书参照《群书治要》原有体例风格,延续《群书治要》资政思想,补录《群书治要》未收编的历朝典籍精要,从《宋书》至《清史稿》等正史和《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典籍中采撷精华编撰而成。全书五十卷,选录经典六十六种,辑录典籍原文六十余万字,加上注释、今译,总计二百余万字,共八册,为南北朝至清代一千五百年间子史典籍中修齐治平的智慧精华。

图片

《群书治要续编》书影

1月20日,《团结报》文化周刊刊发了《群书治要续编》出版座谈会专版,详细记录了座谈会的情况。专版内容包括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为《群书治要续编》撰写的序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谷振春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出席座谈会的专家发言。

图片

以下为全文内容:

《群书治要续编》推荐序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民革中央原主席 

周铁农


图片

《群书治要续编》

《群书治要》是唐代魏徵等臣受唐太宗敕命所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由于参加编撰的诸位大臣皆为一代贤臣、经国大器,其识见恢弘,穷理澈源,因此该书对于盛唐之治,功莫大矣。其后传于日本,亦能襄佐盛治,足见中华文明之价值,实可裨益世界各民族的政治文明。

 由于《群书治要》成书于唐初,所选典籍迄止于晋,两晋之后的典籍,未能尽揽其中,《群书治要续编》编辑委员会诸同志,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根据《群书治要》的编辑体例,从南北朝至清代的浩瀚古籍中,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编辑而成《群书治要续编》五十卷,将一千五百年来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中关于“修齐治平”的思想精华汇编成册,作为当今国人学习历史文化的参考借鉴,意义深远。这部书和《群书治要》一起,让中华先贤修齐治平的经验智慧得以完整呈现,对于赓续中华传统文化命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和历史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体中华儿女走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正展现出蓬勃生机,绽放出时代光彩。

盛世修文,赓续历史文脉,书写历史华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古代典籍浩瀚,如何从中撷取精华、古为今用,前人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参考的经验。今天,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营养,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活中华文化新活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全新课题。

《群书治要》曾为唐太宗成就“贞观之治”提供了理论借鉴。《群书治要续编》的编撰,相信对我们当今时代如何实现“中国之治”也能贡献应有的历史智慧。

《群书治要续编》的问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次探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新成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部浓缩了一千五百年历史经验智慧的著作,对于我们确立文化自信、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开创中华文化新形态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这部书从策划到实施,前后历时近十年,编委会的同志呕心沥血,为这部书的面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书稿完成后,又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审读,征集意见,以令此书臻于完善。出版社的同志将书稿送给我阅读,嘱托我作序,我看了书稿,很有感触,特写下以上感受,忝以为序。


赓续历史文脉 书写时代华章——在《群书治要续编》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民革中央副主席 谷振春

图片

1月15日,《群书治要续编》出版座谈会在民革中央机关礼堂举行。

非常高兴参加《群书治要续编》出版座谈会,首先我谨代表民革中央对《群书治要续编》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向出版社和编委会的全体同仁及关心支持编辑出版工作的领导、学者、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民革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群书治要续编》的编辑出版工作。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不仅担任该书顾问,还多次就该书编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今天虽未能出席,却专门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令我们备受鼓舞。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健在时亲自作序,如今睹物思人,其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犹在耳畔。他们的厚爱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也为我们做好该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群书治要续编》,并与出版社的负责同志多次交流读书心得,下面谈三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出版《群书治要续编》是民革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担负文化使命的重要成果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铸魂、领航掌舵的实践伟力,增强推进事业发展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责任担当,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ky开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是民革中央主管主办的出版单位,一直以来都将弘扬时代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出版方向。近年来,在深入挖掘、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骄傲的好成绩,“谦德国学文库”、《群书治要》等一批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群书治要续编》的编辑出版,延续《群书治要》这部重要古籍的文化精神,续编《群书治要》中未收录朝代的子史精要,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是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务实之举。

二、出版《群书治要续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我国历朝历代都提倡“盛世修典”。古籍工作不仅仅是少数人文学者皓首穷经的职业,更是一项事关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进入新时代,研究阐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古籍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们完善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群书治要续编》的编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勇敢探索和尝试。面对自南北朝至清朝1500多年来积淀下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编委会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打破以往对经典进行点校、注释,或者对原典进行解读和梳理的通常做法,将其中关于“修齐治平”的思想精华汇编成册,以飨读者,破解了众多古籍常人难以通览的通病。全书以五十卷、不到六十万字的篇幅,浓缩了1500多年历史智慧,不仅可以满足学习研究需要,又有效利用和广泛传播了传统典籍中的精品,读者朋友或许会从中获得新启发,汲取治国理政智慧。《群书治要续编》与《群书治要》交相辉映,正是时代的正音、文化的盛事。

三、出版《群书治要续编》是“第二个结合”的生动实践

经典古籍中不乏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群书治要续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下大力气深入挖掘古籍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深入阐释中华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辉煌成就、宝贵经验,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找准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助力,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性的深刻把握,体现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的实践自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古籍的门槛是高的、远的,也是冷的,在时代背景和语言叙述等方面都与现代存在着不小的距离,其读者和研究者是小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古籍的认知和理解是有限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希望出版社抓住当前一切有利时机,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充分挖掘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内容,将经典融入学术、融入文化、融入生活,创新传播手段,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地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让读者在喜闻乐见、雅俗共赏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启示,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民革愿同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群书治要续编》出版座谈会

专家发言(摘录)

郝时晋 

中央党校原教育长、《群书治要续编》编委会主任

由于《群书治要》所选的典籍只是从先秦到晋代,从南北朝到清代这一千五百年间,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典籍没有收录其中。因此,很多领导、学者在研读《群书治要》的基础上,都希望能够编纂一部续编。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完成实在是不容易。从南北朝到清代,跨越1500年历史时空,古人留下的典籍有几十万卷,选取其中精华,需要有高度的历史眼光,广阔的历史胸襟、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人文素养。ky开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的同志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承担起了《群书治要续编》的编纂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成立了编辑出版委员会,并力邀我和另外两位同志来担任这部书的主编。当编委会的同志将编辑好的初稿,首先交给我阅读学习时,我深感震撼、并深受感动。

古代编纂《群书治要》的魏徵、虞世南、萧德言等人都是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器识弘旷,我们今天的资历、学养和前贤相距甚远。古人有古人的能力,今人有今人的优势,为这样一部资政巨著作续编,我们只能说是一次探索和尝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梁光玉  

ky开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执行董事兼社长

《群书治要续编》的出版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有益尝试。该书从南北朝到清代的子史著作中选取了66种典籍,精选了其中有关“修齐治平”的内容加以归纳。《群书治要续编》编纂出版过程中,涉及的古籍时间跨度大、内容广、底本情况复杂,因此编辑难度很大。能够顺利出版,得益于民革中央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时体现了团结出版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时代人文精神”的出版初心和“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编辑态度,也表达出传递文化自信是出版人的职责所在。

编纂《群书治要续编》,需要编辑具有高度的历史眼光、广阔的历史胸襟、深厚的人文情怀。编辑团队秉承“为往圣继绝学”的初心,前后历时近十年,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群书治要》以及《群书治要续编》的出版,是ky开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十几年来坚持大众古籍整理和传统文化出版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通过整理、出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民族身份,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引领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今天,我们继续魏徵等人的事业,编纂《群书治要续编》,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国古代典籍如林,选取其中的精华供今天的领导干部和社会管理者学习,对于端正社会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十分重要。《群书治要续编》将南北朝到清代子史典籍中的精华选编成书,去粗取精,要言不烦,有助于我们学习这一段历史时期的经典智慧。

这部书和《群书治要》一起,荟萃了古代经、史、子典籍的精华,可帮助我们鉴古识今、匡正时弊,弘扬其中的精神,有益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业。

王守常  

中国文化书院原院长

中国现在在反腐和治政的问题上,有很多经验教训可吸收。但是如果看一看《群书治要续编》,我想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教益。

我一直认为,传统和现在的说法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方法。传统不是过去时,传统是个进行时。它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连接、过渡的节点,它表述的那些历史上的事件和经验,同时还有很多的现代性。在当今社会来看,它也不失为古代传统的东西。

我觉得,《群书治要续编》的出版,可能会掀起新的一轮读书热潮。

李晓兵  

中央党校哲学部原主任、教授

《群书治要续编》是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学者和出版人辑录、编纂的重要典籍,汇集了数代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该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融合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选本的代表作。《群书治要续编》所收录的经典文献,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经典文献,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当代问题。尤其是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经典案例和历史经验,对当今领导干部执政、廉政、勤政及诸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周月亮   

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教授

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图书,鱼龙混杂,展现龙脉、龙脊的图书反而不张。而《群书治要》和《群书治要续编》,它们就起到了这个龙脊的作用。

ky开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一直有民国风韵,在整个出版行业里面口碑甚好,读书界口碑也甚好,今天又增添这样的顶梁柱式的丰碑一样的东西,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个贡献。

马平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古人有这样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左传》上说的“立德、立功、立言”,我认为《群书治要续编》达到了“为社会立德、为国家立功、为后世立言”的基本目标。第二句话是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群书治要续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往这个方向努力,个人认为也达到了“成一家之言”的标准。第三句话就是北宋哲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认为《群书治要续编》是当代“为万世开太平”的一个里程碑。

武斌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沈阳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ky开元(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为编纂出版《群书治要》《群书治要续编》持续十几年的工作及努力,体现了出版社同仁和各位专家对这件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感,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责任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人所应承担的一种文化使命。

《群书治要续编》里的典籍主要围绕着治国理政方面,但是不仅仅是政治思想,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哲学思想。这些文化哲学思想也需要去构成、去了解、去整理。我们今天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知识从哪里来?就要从中国传统当中积累丰富的智慧。《群书治要》和《群书治要续编》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阅读文本。

马建农 

中国书店出版社名誉总编辑、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 

《群书治要续编》延续《群书治要》的编纂思想,但着眼点放在隋唐以后,一直到明清,把对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形成重大影响的典籍辑录起来。

《群书治要续编》的这种辑录为今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文脉传承和延续,提供了一部经典的、系统的著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群书治要续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方面,作了突出的贡献。

冯哲 

四海孔子书院院长 

我觉得《群书治要续编》的出版正当其时。

这套书以人物为中心,而且兼具经史合参,又有具体事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永葆生机,需要跟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跟我们当下的最大国情相结合,当然还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传统文化回答时代之问,回答世界之问。

潘铭基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或许有人认为,今天早已没有古代的王国跟皇帝,我们不必再找什么治国大道。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将治国理念变成管治与经营,那么《群书治要续编》所见的便是中国古代的管理学,对今天来说有着很大用途。

《群书治要续编》,编者只是选了史书和子书,而且以史书为主,并没有经书。这也反映了古代学术发展的阶段,那便是经书在唐代以前早已完成了。后来出现跟经书有关的典籍,以注释类作品为主。史书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有鉴古知今的功能,而且属于叙事文字,最能够吸引读者,也最能代表《群书治要》本身“古镜今鉴”的特殊意义。



作者: